首页 融资系统融资软件 融资扛杆融资股票 融资工具融资炒股
融资系统融资软件_融资扛杆融资股票_融资工具融资炒股

融资扛杆融资股票

你的位置:融资系统融资软件_融资扛杆融资股票_融资工具融资炒股 > 融资扛杆融资股票 > 正规配资平台哪个好 失控的卡牌:初中女生抽卡上瘾成小卖部大户,有学生贷款买卡

正规配资平台哪个好 失控的卡牌:初中女生抽卡上瘾成小卖部大户,有学生贷款买卡

发布日期:2025-04-22 21:50    点击次数:155

正规配资平台哪个好 失控的卡牌:初中女生抽卡上瘾成小卖部大户,有学生贷款买卡

  五一长假将至,上海白领陈然并未打算像往年一样带女儿出游,而是继续尝试帮女儿“戒卡”,苦口婆心讲道理、摆事实正规配资平台哪个好,必要时预约心理医生。

  她女儿上初中后迷上抽卡,从小马宝莉、奥特曼到大火的哪吒,一度抽成学校小卖部的“大户”,老板主动留货。校园中的学生之间还衍生出卡牌相关的“贷款”业务,高卡位以市场价回收来抵借款。以前买手办会征求家长同意的孩子,如今借钱抽卡,学习成绩下滑。

  加入概率性玩法的卡牌进入校园后,变成“小学生收割机”,有不少“陈然”陷入焦虑。家长们疑惑,未成年人痴迷的卡牌究竟是“社交货币”,还是易激发孩子赌性的赌博游戏?

图片

  借钱抽卡牌被“催债” 14岁初中生抽卡上瘾

  直到其他家长突然上门“催债”,陈然才知道女儿迷上了抽卡牌。她从对方口中得知,女儿找隔壁班同学借了500元,直接去端盒(一次买一整盒)。“惊呆了。”

  这让她很意外。她记得,女儿小学时对卡牌并不感兴趣,吐槽同学送的小马卡过于幼稚,偶尔会到线下买些感兴趣的谷子、手办,但会主动征得家长同意,更不用提借钱。去年上初中后,一切都变了,女儿不仅抽卡,还逐渐走向失控。

  安徽的90后宝妈莫妮卡也注意到,卡牌变成学校的社交货币后,8岁的女儿去年寒假后不做手工,迷上抽卡:“零花钱都拿去买卡,钱少时买一包,钱多就端盒。不挑IP啥都买,家人不给买就大哭。”

  这让她很警觉。与此前“沉迷”安静书、盲盒不同,女儿抽卡令她想到自己上头过的游戏。“玩游戏、买道具、洗属性也是抽,本质其实是利用人性,激发人内心深处的赌性。”她告诉南都记者,眼下很担心女儿抽卡上瘾。

  集换式卡牌并不是新生事物,当下风头正劲的是收藏型卡牌,注重卡面设计,设置不同等级稀有度。这种加入概率性玩法的卡牌渗入校园后,快速俘获小学生,被称为“小学生收割机”。

  小马宝莉、哪吒、奥特曼等IP卡牌俘获未成年人的同时,争议随之而来。卡牌中的概率性玩法被指“以小搏大”,擦边赌博,容易激发孩子的赌性。

  孩子抽卡越久,家长发现越难引导。最初,陈然以为女儿抽够了就会收手。“我买了很多盒卡牌,她表现好就会奖励,”她告诉南都记者,“没过多久,在女儿房间缝隙处发现卡牌,床底下放着5个大箱。”

图片

  陈然女儿的一部分卡牌。

  她得知,女儿将零花钱、压岁钱,甚至骗爷爷奶奶的钱买卡,不仅买成学校小卖部的“大户”,老板还会主动为她留货。最让家长害怕的是孩子的变化。抽卡上瘾后,陈然发现女儿不再画画,成绩下滑,打开平板就是看拆卡直播。“讲道理或打骂都不管用,一碰到卡牌就失控,做不到不抽卡。”

  学生“贷款”抽卡卡牌公司到学校附近组织换卡活动

  顺着女儿抽卡的资金线,陈然知道校园中学生之间还衍生出与卡牌相关的金融业务。有同学在校园的“卡牌热”中嗅到商机,推出“贷款”业务,为缺钱的同学提供500元抽卡资金。他们设定还款规则,抽中的高卡位可用来抵债,按照市场价来收购。“高卡位要么运气极好,要么就砸钱,抵债后,我女儿还欠了300多元。”

  为帮学生们处理没有价值的普卡,卡牌公司定期到学校附近组织换卡活动。“卡牌公司的工作人员建立微信群,每周六日发布换卡活动通知,几十张普卡换一张高卡位。”陈然曾向学校投诉,但非上学时间,地点在学校周边商店,学校并未介入。

图片

  陈然在孩子手机上看到的换卡通知。

  孩子越疯狂,家长越焦虑。他们试图找到原因。陈然观察到,女儿并不太在乎抽到的卡牌,扔掉无所谓,高卡位也舍得送人,“就喜欢拆卡的那一瞬间”。莫妮卡有同感。她告诉南都记者,女儿抽中高卡位时会开心尖叫,一瞬间的快乐过后,就完全不在意了。“普卡丢垃圾桶,高卡位会送给玩得好的朋友。”

  产业时评人张书乐认为,卡牌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只是一种玩具,甚至价值极低的印刷品。市场上部分IP出现超高溢价,是由于产能和火爆程度之间的“时间差”。此外,卡牌的稀有度可人为控制,且不像邮票一样有国家为发行量背书。

  有业内人士表示,与价格高的盲盒不同,低价的盲卡以一种游戏的形式诱导未成年人消费和盲目跟风。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易产生攀比心理更容易被带入校园,引发学生间的攀比,滋生赌博心态。

  南都记者注意到,2021年至今,多地消保委、市场监管等发出消费提醒。宁波消保委在“六一”国际儿童节特别提示,警惕文具盲盒引发孩子购买成瘾。中卫市场监管发出消费提示,要关注未成年人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状态,防止其因购买卡牌盲盒而沉迷其中,影响学习、社交和身心健康。佛山消保委也提示,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集卡产品的不确定性本质以及其背后的博彩属性,走出用卡社交的误区。家长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密码,防止未成年人为满足欲望抽取“隐藏款”“稀有款”,盗用家长的账号在网络上消费,如有异常及时干预。

  卡牌毛利率超70% 上市公司加速布局卡牌

  陈然试过很多方法。她带女儿到日本的谷子胜地秋叶原,了解谷子究竟是什么。也听从网友建议,到二级市场溢价收稀有度高的卡牌。在断了零花钱、改密码、收缴平板都不管用后,全家人到卡牌公司所在的义乌调研,弄懂背后的商业逻辑。

  到义乌走访后,陈然意识到,高利润驱动下,抽卡的本质是一场金融游戏。代理商5折拿货后快速铺货至线下渠道,触达并收割低龄群体。

  卡牌的暴利是公开的秘密。有卡牌公司2024年营收由2023年的26.62亿元暴增至100.57亿元,同比增长278%,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378%。

  他们公司的卡牌产品主要面向低龄人群,集换式卡牌去年每销售单位平均售价1.7元。这也更容易吸引到低龄的小学生购买。而低价的卡牌正是其核心收入。同时,集换式卡牌的毛利较高,其毛利从69.9%升至71.3%。

  华立科技于2021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内室内游戏游艺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手握《宝可梦》《奥特曼》《我的世界》和《三国幻战》等热门IP。值得关注的是,“谷子经济”大热后,其涉及卡牌、手办等动漫IP衍生品业务成公司新增长点。卡牌带动下,该业务的营收从2022年的1.47亿增长2024年的3.27亿元,同比增速从疫情影响下降15.78%到增长26.14%,占营收比例从24.37%升至32.09%,毛利率从36.1%增长至42.75%,是公司“现金奶牛”。占营收比例最高的游戏游艺设备毛利率则从2022年的29.55%降至27.44%。

  在高额收益面前,其他公司也紧急布局卡牌业务。奥飞娱乐是以IP为核心的动漫及娱乐文化产业公司,营收主要来自婴童用品和玩具销售。去年底,奥飞娱乐表示,卡牌将是其重点拓展品类,主要围绕自有IP开发,现已推出“铠甲勇士”和“喜羊羊与灰太狼”卡牌产品。

  万物皆可抽,卡牌的概率性玩法也被复制至其他产品,“盲盒笔”同样引发家长恐慌。广州一家长告诉南都记者,孩子们抽卡后对盲盒文具上瘾,为集齐不同款式而买入一堆笔。“概率性玩法被移到小孩子接触到的各种事物、文具当中,太可怕了。”

  老牌文具制造商晨光文具上线文具盲盒,并与热门IP合作推出联名款文具盲盒。该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旗下的潮玩品牌“奇只好玩”快速成长,与国内外多个经典IP合作输出谷子和文具产品。此外,卡游也推出了小马宝莉、名侦探柯南盲盒笔。

  家长呼吁规范“概率性卡牌” 专家建议纳入监管

  陈然最近在研究女儿沉迷的线上抽卡机,发现卡游小程序未验证未成年人身份即允许女儿下单。她向客服投诉后,对方退款,但要求保密。“他们的小程序对未成年人没有任何防范。家长各种尝试引导孩子,有效期并不长,最后的最后,不知道要怪谁。”

图片

  陈然投诉后,客服为未成年人退款。

  据相关数据,2024年,中国集换式卡牌的市场规模达到263亿元,2019-2024年年均复合率为57%,是国内IP潮玩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卡牌飞速发展,家长们愈发担忧。“相关部门是否应对卡牌的玩法、销售等进行规范,防止未成年人上瘾。”多位家长告诉南都记者。

  张书乐看来,卡牌具有一定隐蔽性,相比盲盒更容易带入校园。客观上来说,卡牌公司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但解决未成年人抽卡问题,需要商家、学校、家庭、市场监管等都行动起来。

  他提到,参考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在校园外的一定范围内,禁止店铺销售卡牌、抽卡性质的文具盲盒等概率性产品。同时,法律法规、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方面,应将卡牌等带有盲盒性质的新品类纳入监管之中,杜绝未成年人抽卡。

  值得关注的是,盲盒的主要消费者同样是年轻人群体,由于商品的不确定性,令消费者对商品的期望值提高,尤其是未成年人,容易受到新鲜感和刺激感的影响,产生冲动消费和非理性消费。为此,2023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颁布《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对盲盒销售行为予以规范。

  目前,上海黄浦区已发布二次元相关新政。为推动二次元新兴产业在合规框架内健康发展,上海黄浦区市场监管局日前发布《黄浦区二次元衍生品和服务经营合规指引》。针对“二次元消费群体年轻化”的特点,该指引特别关注了未成年人保护,强调“经营者不得向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提供二次元衍生商品服务”,避免未成年人涉及暴力、恐怖、色情等不良内容,保护儿童心理健康。

  与此同时,疯狂抽卡后的成年人也在想方设法“戒卡”。“卡牌热”从去年爆火至现在,社交媒体上,出现“拆卡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等话题,年轻人交流起“戒卡”方法。

  大学生小凡沉迷后抽了2万多元,在他看来,这种玩法太上头正规配资平台哪个好,就是不停地抽,还认为亲拆/抽的卡才有感情,概率玩法带来的瞬间情绪价值超过长期情绪价值,容易上瘾。“真正抽离后就觉得,无非就是一张纸。”